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正在成为一股热潮,且业界对大数据的讨论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车联网作为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诞生的一个产物,不管是车辆的接入、服务内容的选择还是服务的精准性,都离不开大数据。
车辆上传的每一组数据都带有位置信息和时间,并且很容易形成海量数据。一方面,如果说大数据的特征是完整和混杂,而车联网与车有关的大数据特征是完整加精准。如某些与车辆本身有关的数据,都有明确的一个ID,根据这个ID可以关联到相应的车主信息,并且这些信息还是精准的。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车联网与驾驶人的消费习惯、兴趣爱好等大数据特征是完整和部分精确。因此,研究车联网的大数据更有意义。
车联网将引发全行业沸腾
实际上,北美与欧洲早已开始深耕车联网,其重视程度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2014年年中一则新闻令人震惊:GoogleEarth的路面测绘相当一部分是由Google自行研发的“无人汽车”完成的,也就是说在某些特殊改装下,汽车已经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反观国内,大多数国产汽车甚至连自动泊车的功能都没有。
根据GSMA与市场研究公司SBD联合发布的报告,2018年全球车联网市场将达390亿欧元,是2012年的3倍,其中86%来自内嵌SIM技术的汽车移动互联;未来5年内,内置相关系统的汽车出货量将增加6倍。这份报告还预计,到2025年,由于嵌入式移动通信技术市场的快速发展,每一辆新生产的车辆将具有一定的移动互联功能,移动安全、保安、信息娱乐、交通信息、导航、车路故障诊断等业务也将蓬勃发展。可以说车联网市场的崛起,涉及互联网公司、移动互联网公司、互联网硬件公司、通信企业、汽车企业、内容提供商等,未来的几十年车联网将引发全行业沸腾。
目前,中国车联网行业在市场增长与用户增长之间的有着相当大的空白,这反映出中国市场与欧美日较成熟市场的差距。车联网市场成熟程度也带动其他行业向相关方向探索,例如美国在2012年就已经出现了车联网类保险PAYG(PayAsYouGo),在安吉星(Onstar)上提供保险服务。
车联网需要五角色协同
现阶段车联网体系五个重要角色,分别是网络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设备提供商、汽车制造商与车载信息服务提供商(TSP)。其中汽车制造商提供工业设计后的汽车,设备提供商指前装市场的智能电子终端的提供商,未来互联网硬件公司可担任此角色。网络提供商指类似于通信运营商的可提供完整车联网连通解决方案的角色。TSP是车联网的骨架,它结构上连接其他四角色,是将四者能够提供服务结合的核心角色;内容提供商是车联网的灵魂,它向用户直接提供各类服务,是用户感知最重要的一项。
现在市场上并不存在极为优秀的TSP,未来TSP的业态将有可能有一定的变形,比如TSP平台化直接面向内容提供商与设备提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