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推荐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安防技术 > 柯桥监控安装 > 查看新闻
创新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PPP有何值得学习
绍兴装监控:www.hao9588.com 来源:绍兴监控安装 发表时间:2015/9/23 8:15:03  点击:354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需资金巨大,涉及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市民家庭等多元主体,涵盖投融资、建设、运营、监管等过程。传统的政府自建自营模式已经远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更多的资金需要由企业和融资机构去筹措,将市场机制引入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2014年9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让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这个名词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看似生疏,但实际上,PPP模式早已在我国应用,它是高速公路建设等项目经常使用的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今后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一种模式。”

  “智慧城市就是为了让人们减少出行”。“智慧城市的最高境界是应该让我们减少出行、要低碳。如何减少出行、减少对社会能源的消耗,这才是对智慧城市的最大考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中国业务首席执行官易珉认为,他解释说,自己是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轨道交通应该是最早的做互联互通的传统行业,因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做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怎么把人与人之间关系拉近。

  香港港铁借鉴PPP模式,政府把土地交给由轨道交通运行的潜在运营商来进行开发,这样可以实现有计划的规划城市功能。同时,这还能实现轨道交通公司在交通的基础上让土地升值以后,将一部分拿给轨道运营商做持续发展,同时还把一部分返还给政府。这个模式就实现了政府在不补贴的情况下实现运营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乘坐交通工具的消费者也是用可承担、可支付的票价来维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系统,把轨道跟社区、出行、购物、上班等打包在一起,用这样智慧的模式让城市实现真正的智慧。

  如今正是我国建设新型城镇化高峰时期,以什么样的模式建设新型城镇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以PPP模式为主的方式备受追捧。那么在此趋势下,该如何发展PPP模式呢?我们不妨先学习下国内外发展经验,看有何值得借鉴的。(以下内容为巴曙松教授及杨现领博士著作《新型城镇化融资与金融改革》一书节选,该书于2014年12月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国际PPP发展趋势及特点

  1、英国PPP的起源、发展及应用现状

  英国率先提出了公私伙伴关系的概念,这种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伦敦国际金融服务局,2003):

  第一阶段:私有化阶段

  私有化是指把整个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交给私人部门。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撒切尔政府大规模出售国有企业,私有化运动开始启动。

  第二阶段:立约承包阶段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英国通过立法强制要求地方政府通过竞争性招标的形式,把诸多公共服务合同承包给那些能力评估级别高并且能够高效提供所需服务的私人部门。这些公共服务包括垃圾回收、街道清扫、学校卫生与饮食服务、计算机服务、法律服务、人事服务以及住房管理等。从客观的角度,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辅助性服务成本。但由于被承包的公共服务很少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且遭到消费者的极力抵制,所以,英国于1997年取消了强制性立约承包。
 

浙ICP备15015651号-2
访问量:632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