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说,交通拥堵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交通拥堵不仅浪费能源与时间,同时还对驾驶员与乘客的精神造成极大压力。近日,英国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研究调查显示,仅2013年,交通拥堵就对美国造成12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伴随欧美经济双增长的大好前景,交通堵塞还是造成了293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有人提出了利用“车联网”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将车联网与半自动或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相结合,这可能会是解决交通拥堵极好的方法。这将意味着汽车之间将会自行进行数据交换,以此对周围的车流、道路交通状况及交通标志进行分析判断,最终制定汽车接下来的行驶路线。
国内近年伴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车联网市场也逐渐壮大。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未来三五年内,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而2015年全球将有60%的车型配置车联网技术,到2020年这一比例会进一步提升至90%。互联网连接将成为未来汽车的标配,车联网或将成为一个不亚于移动互联网市场产值的超级蓝海。
过去一年,车联网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度、阿里、腾讯,相继发力车联网市场,搅动了原本平静的一江春水。百度宣布推出车联网解决方案CarLife,借此全面布局车联网领域。腾讯去年中旬推出了“路宝盒子”智能硬件,盒子插入汽车相应接口,手机上的APP就会通过蓝牙方式与盒子连接,实现汽车与手机的互联,专攻车载自动诊断系统;近期阿里巴巴更是牵手上汽,此前阿里就花费15亿美元全面收购高德软件。全资收购高德的动作,被业内认为阿里已经将触角伸向汽车领域。
实际上,车联网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一如卖电动汽车却打造出智能新概念的特斯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现有车联网公司的商业运行模式进行分类:
按产品形态可归结为三大类:一类是以补充完善汽车功能、性能为主的硬件模式;一类是以车主为核心的服务和运营的软件模式;另一类是硬件为切入工具带动后台服务的软硬结合模式。
按车主的汽车使用过程可分为分售前信息推送、售中购销平台、售后维护保养以及维修。
按车主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使用场景,可分为行车过程、停车/找车过程、堵车中、租车/拼车等几类需求。
在我们探讨商业模式之前,先看下已经或者即将上市的传统思维下的软硬件产品。
◆只能作为一种简单生意的产品
曾经各领风骚的各种导航仪、手机夹子、蓝牙音箱、蓝牙耳机、各种软硬电子狗,因为功能单一,可替代性强,均属于此类。
如中国移动跟科大讯飞合作的手机APP灵犀,以及联通针对行车过程中关注度很高的路况播报的APP沃行通(目前还只有广州和贵州开通),在行车状态下必须要眼睛盯着屏幕、手指操控,因此也只能作为一种简单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