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停车场行业的不断发展,大型正规的现代化停车场逐渐增多,它们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停车位,方便车主停车。但是,大型的停车场也给不少车主带来一些烦恼。很多停车场建设都是分为好多层,每层又都有几百个停车位,甚至更多,当车开进停车场时看着这样一个庞大的停车场,却不知道该把车停在哪里,不知道哪里有空余车位。针对以上的问题,停车场管理系统行业开发了一套智能车位引导系统,在一些安装有该系统的停车场,都会在一些重要通道安装了车位引导指示灯,车主可根据指示灯的指示情况就可以很快地找到空余车位的位置,这样即使是在复杂的停车场也都可以使车主很轻松地找到空余车位。车位引导系统在整个停车场管理系统中已近乎是一套成熟的技术,它不仅仅只是广泛应用于一些大型的停车场中,另外还被人们应用于整个城市的车位诱导。
关于公共交通诱导系统
公共交通诱导系统是一个比个人的GPS导航仪还重要的一种设置。因为当前的车用导航仪和地图基本没法将实时的交通状况传递给驾驶员。比如,前方塞车程度、道路是否施工、停车位数量、车龙有多长等等情况,这些都要靠更加“现代化”的诱导系统来解决。要能向公众提供这些信息,唯有靠政府部门才最有这样集成和发布信息的优势。不过公众迫切的需求和某些政府部门的反应能力有着断层。比如,许多道路电子显示牌往往只用绿、黄、红显示交通情况,而且所反映的情况有时相当不精确。有时候你会发现,显示黄色的路段交通未必不顺畅,显示绿色的却常常行车缓慢。时间长了,驾驶员对电子显示牌的信任度可能就会有所下降。至于停车位,若100个算充裕,如果显示剩下20个,那还是不是开过去停车呢?有没有更加人性化的提示方式呢?
作为不断追求“智慧”的现代城市,若仅能提供模糊信息,这种智能化程度不能算很圆满。有关部门对这些交通诱导系统进行升级也就势在必行了。不过,公众也会疑问——为什么许多系统投入使用伊始就暴露的问题,还要拖到现在才升级?明明不少商家的停车位信息和公共系统没有对接好,却赶紧装上诱导屏,然后长期显示黑屏,这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如今有关部门希望建设一个停车诱导发布管理中心,负责23处目标的停车场(库)数据接入及维护,让人看到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希望。不过,CBD的大厦何止23个,那么是否意味着大量的停车场数据还游离于中心监控之外?这是不是还需要三期四期才能解决?
对驾驶员来说,交通诱导关键就是要满足两项,第一是指好路,第二是有位停。如果说“有位停”是属于动态的、信息化的科技系统,目前还属于高科技的玩意,那么指好路本该就是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基础功能。
我国停车诱导系统建设状况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停车诱导系统的发展应用由于基础薄弱、经验欠缺、资金不足和管理体制不尽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存在明显的差距。可喜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少数经济发达、科技实力强的大城市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经过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的艰苦攻关,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取得了城市停车诱导系统领域的一定成果,为继续开发奠定了基础。
1、北京市
目前,北京市己经完成的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工作如下。
(l)王府井地区停车诱导系统
王府井地区停车诱导系统于2001年12月开通运行,是我国第一套正式投入运行的智能停车诱导系统。作为“数字王府井”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停车诱导系统要由智能停车场、控制中心和网络通信电子系统等组成,人工收费停车场改造成计算机管理和控制的智能化停车后,通过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技术构成系统网络,控制中心对各停车场空车位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并将信息发布到所有电子显示牌上。共设立3块大牌,48块小牌,显示着附近停车场位置及剩余空车位信息,涵盖附近10多个停车场的区域,连通了王府井地区停车场800k以上的停车位,该系统与北京交通台直接连接,引导进入王府井地区的司机实现就近、尽快停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