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走过了从研发、示范考核再到产业化的阶段。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正在进入成长期,“希望在2020年左右,全新结构的轻量化纯电动轿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化电动汽车将先后进入产业化阶段。”在8月1日举行的“互联网+汽车+交通”高峰论坛上,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发表上述观点。
汽车将开启智能化大门
智能汽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具有智能化与共享化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传统汽车市场增速变缓,汽车四化(电动化、电商化、智能化与共享化)将成为长期的发展趋势,这就为智能汽车的未来留出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民生证券指出,智能化与共享化将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互联网公司积极涌入智能汽车领域,推进汽车智能化进程,在互联网公司积极涌入汽车行业的带动下,传统汽车厂商也积极推进自身产品智能化。在此进程中,汽车电子化将开启智能化大门。
在8月1日举行的“互联网+汽车+交通”高峰论坛上,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希望在2020年左右,全新结构的轻量化纯电动轿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化电动汽车将先后进入产业化阶段。”
欧阳明高称,到2020年,主流汽车厂家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将就位,以电动汽车为储能终端的能源互联网、汽车物联网和信息互联网将相互融合,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核心支柱。在自动化技术方面,我国2020年将开发出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平台技术,在高速公路可以无人驾驶,并实现百辆级电动自动驾驶汽车、千辆级智能驾驶辅助电动汽车示范运行。
业内专家分析,智能汽车正在成为新的行业风口,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如果考虑到庞大的汽车售后服务,以及正在兴起的车联网,相关市场规模则有望突破万亿。据德勤预测2020年驾驶辅助系统市场规模近400亿美元,车载信息系统2020年市场规模超800亿美元,ADAS与车载信息系统空间巨大。
中国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将转型升级
很多人梦想着有朝一日汽车能自动带我们到达目的地,但是业内人士称,自动驾驶不再是梦想。日前上市的沃尔沃XC90,就是号称全球首款高度自动驾驶的量产车。这款车配备了自动排队和转向辅助功能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在直行状态根据前方车速变化调整自身车速;只要路面车道标志清晰、车速在50km/h以下,能够实现自动转向辅助,将车辆始终保持在车道中间。
随着互联网+概念以及智能汽车概念的涌现,自动驾驶技术不断被研发,未来,中国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将转型升级。据悉,《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络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强调,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是“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通信行业要与其他行业加强合作,更好地促进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和倍增发展。一是要充分重视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的重要意义,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二是要积极促进产业链各方的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三是要重视智能交通标准化工作,特别是要加强行业之间和国际国内的标准化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