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到来,让我们的生活开始逐渐趋向智能,智能家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家居入口,作为一个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物件,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伴侣,而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不断扩大,智能电视市场也是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智能功能出现在电视中,但是由于还不成熟,总有一些缺点存在,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常常遇到瓶颈,再从宏观来说,整个智能家居行业,由于落地较难,也让智能电视的发展难进行。那么,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下面跟着小编一些去深入了解一下,智能电视到底问题出在哪儿吧。
智能电视市场巨大 渗透率已达八成
宏观经济下滑和房地产疲软不振,使得当前彩电下游不容乐观。业内人士称,2015年国内电视零售量达4570万台,低于之前的业内预期,且“十一”促销期黯淡销售数据意味着,黄金周对彩电消费的驱动已减弱。但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已达八成彩电的智能革命已基本完成,同时4K电视(采用4K分辨率的电视机)已是大尺寸电视标配。
然而经管如此,智能电视行业总体仍在低位运行。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近期在“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暨彩电行业研究发布会”上表示,经济低迷、房地产行业已影响到彩电行业。但这些因素目前来看,对整个消费的刺激趋于平缓。彭健锋表示,1月至8月数据显示,国内彩电产量达9800万台左右,同比增长4.5%,表现相对稳定。而国内零售量预估在4570万台左右。
市场结构变化方面,目前整个城市市场处于下降趋势,一级市场占比由最早2013年的24%降到今年的21%。但农村市场还有很多机会。目前不管是线上渠道还是线下渠道都在进行农村布局,尤其是电商,都在打通“到家的最后一公里”距离,方便更多消费者购买。
整体家电行业遭遇瓶颈 能否借互联网冲破桎梏
对红利出尽的家电行业而言,一个悲观的事实正笼罩上空:整个家电市场已经触及了难以继续向上的天花板。
从今年半年报来看,以格力、海尔、美菱为代表的一大批家电企业都不同程度出现营收下滑情况,格力电器和青岛海尔均出现6年以来首次营收下滑。而主营的电器业务销售不力是半年报成绩难看的主要原因。其中,TCL家电产业集团销售收入同比腰斩、多媒体电子业务收入同比下滑4.22亿;长虹家电业务毛利率同比减少0.52%;格力的家电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4.61%。
在行业整体遭遇困境的情况下,除了开拓海外市场等常规策略,互联网已经成为家电企业从根本上转型的救命稻草。
互联网企业在家电产品上的新玩法教育了家电厂商:在新的竞争阶段,单纯卖硬件的思路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硬件购买后提供的运营和服务,这种生态也比销售硬件蕴藏了更大盈利空间。
在当前最热闹的互联网电视混战中,彩电巨头纷纷发布智能电视、云电视,试图同互联网公司一起抢占客厅入口。为了弥补软件上的不足,家电厂商多采取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方式,无论是对家电厂商还是互联网企业而言,这轮行动对于双方来都是资源抢夺战,更是用户的争夺战。
而对于家电企业与互联网公司的联姻,业界多持观望态度。在这一轮客厅经济的抢滩中,入口成为家电和互联网企业共同的目标,双方在一致对外的同时,也会在内部竞争,需提前达成利益分成方案,否则不容易形成合力。同时,同盟中必须有主导方,但无论主导方是家电企业还是互联网公司,都不能将功能简单做叠加,或过于强势做发号施令者,这样将适得其反。
在众多意向合作中,互联网巨头一直为数不少,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涉及到具体细节,双方更容易产生冲突。双方的立场不同,利益分成无法达成一致,甚至在重叠领域发生矛盾,这些现象普通存在于谈判之中。很多时候由于意见不统一,合作只能就此作罢或不欢而散,这是众多企业结盟存在的共同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