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旅游局确定,2014年是“智慧旅游年”,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与传统旅游模式发生了深度碰撞和融合,各类在线旅游创业公司纷纷崛起,推动智慧旅游从空泛的概念落地生根为新型的产业形态,引发中国旅游产业新变革。全国各地也为进一步开展旅游信息化建设,营造更加快捷、安全、便利的旅游环境,加快旅游业的现代化、智能化、网络化进程,取多种创新性工作,打造智慧旅游城市。
借助大数据,提升智慧旅游体验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智慧旅游需要依靠大数据提供足够有利的资源,才会得到“智慧”发展。通过数据准确地反映这座城市旅游的客源市场在哪里、哪些产品是游客关注的,这为精准营销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更为营销、决策产生了颠覆性的作用。
过去,旅游数据收集的途径主要依靠景区和地方旅游局等部门提供,但数据宏观,也缺乏统一的统计标准,准确度不足。关于消费额度、消费习惯以及游客集中关注的景点等方面的信息都不能得到充分地分析。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享机制使得他人体验越来越有可能成为本我体验的“前兆”,从而极大地改变了旅游消费的“后验性”特征,改变了旅游消费决策的模式,提高了旅游消费正确决策的可能性和旅游业良性健康发展的可能性。另外,通过数据挖掘,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客源地在哪,提前做好人群分析,引导出行方式等;利用手机上的地图软件,可以提前帮助用户选择躲避拥堵的旅游地点,对景区管理也非常有价值。
智慧旅游少不了智能安防
大数据是智慧旅游更加出色,而安防是智慧旅游的基础保障,在智慧旅游中,安防无处不在,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视频监控助力景区安防
视频监控无处不在,遍布城市角落,在景区中,视频监控的地位自然也不可忽视。通过景区重点景物标志进行高清视频监控,有效防止游客对景点文物建筑的伤害,同时对规范游客行为,防止游客意外发生,深林火险等都有很好的作用。24小时监控、巡逻,对景区门头、景区热点区域的人流及突发事件的电子化视频监控和集中监控管理,一旦发生意外,快速反应指挥调度。
随着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智能视频监控也开始在景区中应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大大提高响应速度,将一般监控系统的事后分析变成了事中分析和预警,能识别可疑活动(例如有人在公共场所遗留了可疑物体,或者有人在敏感区域停留的时间过长),在安全威胁发生之前就能够提示工作人员关注相关监控画面以提前做好准备,还可以使用户更加确切的定义在特定的安全威胁出现时应当采取的动作,并由监控系统本身来确保危机处理步骤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精确执行,有效防止在混乱中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延误。
监控将景点搬上网
这是一个通过对景区进行视频监控布置后在网上进行实时转播的平台。很多人可能没有办法到景区去身临其境的感受美景,或者今天下了一场雪想去看看西湖断桥残雪的样子,但是身处潜力之外,又或者对某地的景区介绍表示怀疑,不确定要不要去,通过景点网络监控平台,可以了解到最真实的景区风景,不错过任何美好。
这就是智慧旅游将景点可视化,通过景区远程监控系统,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监察人员可通过电脑、手机等信息终端远程对景区的情况进行监控、管理。
智能票务系统轻松旅游
如今,去景区都不用到现场买门票。网上购票已成为现在很多人喜欢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前订票,且可以享受到一定优惠,同时到景区之后还不用再排队买票、换票。只要通过身份证或者手机收到的电子票就可以刷卡进入。这其实就是智能通道闸结合票务信息的智能票务系统,在如今的景区中应用已经十分常见,给大家带来过不少方便。 |